物流标准化体系
“目前,对于零担物流企业而言,所谓的运费收费标准几乎就是一个空白盲区。同一个城市,同一单货物(数量,包装大小及发,收货人,到达同*路)可能在不同网点短途配载收货点出现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且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状态。收费标准除了不一样之外且经常性的甚至有上涨1-2元的现象。那么足以可见部分零担物流企业的运价其实是没有收费标准的,这也往往是很多物流门店遭遇投诉或者纠纷的问题之一,经常性的发生则被客户直接冠上乱收费的标签。
标准化何时才能建立呢?建立不了全系统的,能建立细节上的标准吗?细节上的建立不了,能暂时只建立收费标准上的么?
政策途径
物流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物流公司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各级制订鼓励政策,给予积极指导,从信贷、金融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并切实扶持和指导中小企业积极重组和发挥资源力量,启动和促进物流公司在中小企业中的发展。
市场途径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物流企业应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规律,以需求为导向,迅速有效地拉动物流公司的发展。
企业途径
物流发展能够创造价值和利益,是驱动物流企业主导自身发展物流公司的基本动力。
社会途径
发展物流公司要全社会的积极协作和支持,在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下,实现产业联动,全面发展
但是这里面的难点是:
一、时效控制
卸货时间,卸货质量以及货物的实际装载能力需要经过合理预算。很多物流企业在线路配载货量时往往出现的尴尬是:要么就是出现两个网点的货都没有装完,要么就是一个网点剩余了大量的货量终成为一种具有挑战性的难度。
二、质量控制
而同线路卸货时效及卸货质量也是在同线路配载中需要考核的问题及风险之一。如何降低因为人为卸货不当造成运输破损问题等则是重点。所以,同线路的配载也是降低运输成本,避免网点都呈现半车配载或者不发车的问题,合理配载提升物流运输能力也是能够有效提供服务的方案之一。
中国物流公司所具备的能力与物流公司市场潜力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对中国下十年物流公司市场发展做了如下的预测。按照1999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16.9%,假设每5年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根据“*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即200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14.9%,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9%,则未来十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算术平均值约为14.9%;中国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年(2000--2005)按照国际平均数1/3左右计算,后五年按照1/2计算(根据“*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则未来十年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为0.4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按8%算。根据测算结果,到2010年,国物流总成本将达到28505亿元,按照国际上物流公司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24.42%,物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960亿元。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的调查,57%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而在99年的同类统计中,该比例只有45.3%。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物流公司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这个时候是的时机,把物流业务重新调整。物流业务应该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对于新建立的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物流业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到一定的时期,这样的改革就会形成物流公司大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添加了公路货车托运
添加了公路货车托运(1张)
附加值服务
⒈提送货服务:门到门服务,方便客户;特殊地区,特殊货物配送;
⒉保价服务:为高价值货物购买保价运输风险;
⒊代收货款服务;
⒋包装服务:提供包装袋,纸箱,定制木质包装箱对于无包装的散件货物大大改善了运输的安全性; 5、到货短信服务:货物一旦到达目的地可实时通知收货人;